语题库
目前位置:语题库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四单元 >> 

紫藤萝瀑布
走一步,再走一步
短文两篇《蝉》《贝壳》
在山的那边
虽有嘉肴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138个文件包,分10页显示 当前页:「1

韩东《山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东 更新日期:2015-11-27 题型:课外现代文阅读 出处: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2题。

山    民

                     韩    东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10.为加点字注音。

疲倦:                         遥远:                                遗憾

11.对本诗主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山民”是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

B.“山民”有渴望冲破封闭、保守的强烈愿望。

C.“山民”的遗憾是见到大海的理想在他儿子、儿子的儿子身上也不会实现。

D.“山民”对自己理想的实验只是进行了想像,却没有付诸行动。

12.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民》属于寓言诗,它假借一个山民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人,不安于“山”,总向往着“海”,见异思迁,总不会成功。

B.“他问”“他想”“他觉得”“他只是遗憾”——诗人选择这样的词语,旨在刻画一个有思想,有活力,却战胜不了命运的“山民”形象。

C.“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山民”对山的疲倦,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因而激发了新的思维,激起了对新生活的追求。

D.诗篇重在记叙,语言平实流畅,朴素无华;塑造人物,采用了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更新日期:2015-11-27 题型:字音 出处:
1.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在窗口(fú)            想(chī)                            B.隐(bì)            成(nínɡ)

C.惑(xiù)                  湿(màn)                          D.干(ɡū)            一间(shùn)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27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4、根据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⑴ 我伏在窗口痴想渴望见到波涛汹涌的大海。
   ⑵ 我渴望见到的大海是信念凝成的大海。
   ⑶ 山那边的山,铁青着脸,使我一次次失望过。
   ⑷ 从小飘来的种子使我一次次鼓起信心。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27 题型:词语成语 出处:
3、填空

   ⑴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_________,即对__________________和自信。
   ⑵ 用课文中词语填空:
     小时候,我常__________在窗口__________。
     于是,怀着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想望。
     山那边的山啊,__________________脸。
     在山的那边,__________________!
     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海。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27 题型:字形 出处:
2、下边四组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⑴ 幻想 凝成 诱惑 宣腾
   ⑵ 海潮 攀登 朦胧 痴想
   ⑶ 隐秘 清澈 依然 枯干
   ⑷ 漫湿 一瞬间 飘来 深根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艾青《鱼化石》阅读练习及答案 艾青 更新日期:2015-11-26 题型:课外现代文阅读 出处:
鱼化石

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1.给加粗字注音。

(1)________ (2)________ (3)瓜________

2.第一节写鱼儿生前自由、活泼、快乐的生活,这对后文有何作用?

3.第四、五节诗的含义是:鱼化石失去了________,不得已才沉默;鱼化石失去了________,不得已才静止不动。其内心极为________。

4.纵观全诗,点明中心意思的一节诗是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作者由眼前的一块鱼化石展开想像与联想,把笔触伸向几亿年以前的远古,然后又回到现实中来。( )

(2)本诗几处运用了对比,如鱼儿生前的自由、快乐与死后的压抑、痛苦;“栩栩如生”与“不能动弹”;“绝对的静止”与“运动”等。( )

(3)本诗表面上是写鱼化石,实际上深层次是写人,在写诗人的不幸遭遇。这明暗两条线结合得很巧妙。( )

6.这首诗告诉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在山的那边》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更新日期:2015-11-26 题型:课内现代文阅读 出处:
五、阅读题。

(一)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诗中画横线的句子“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2.“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3.在节选的这一部分诗歌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更新日期:2015-11-26 题型:词语成语 出处:
四、说说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26 题型:朗读节奏 出处:
三、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B.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C.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D.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26 题型:词语成语 出处:
二、选择怡当的词语填空。

1.A.信心 B.信念

只有抱定坚定的________,理想才能变成现实。

老师的鼓励使他的________大增,他又自信地站到起跑线上。

2.A.痴想 B.幻想

不好好学习却想取得好成绩,无疑是________。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________不断成为现实。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26 题型:字音 出处:
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ī________想 níng________成 xuān ________腾 yòu ________惑

一shùn ________间 隐mì________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在山的那边》迁移过关阅读练习:天上的街市 更新日期:2015-11-15 题型:课外现代文阅读 出处:
(二)迁移过关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选择描写实际景物的一项是(    )

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B.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D.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2.对“那朵流星”中的“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用“朵”修饰“流星”,使“流星”给人以美感。

B.“朵”常用来修饰花,这里作“流星”的量词,新颖别致。

C.将“朵”换成“颗”更为通俗、准确、恰当。

D.“朵”增添了流星灿烂的光芒,越发让人觉得神奇美妙。

3.选出对本诗中心意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由现实生活联想到天街生活,表达热爱生活的感情。

B.想像天街生活的画面,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C.想像天街美好生活,暗示理想破灭,表达郁闷的心情。

D.想像天街美好生活,表达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在山的那边》语段点将练习 更新日期:2015-11-15 题型:语段练习 出处:
(一)语段点将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________。

2.“今天”是相对什么时候而言?“今天”我对“山”又有了怎样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更新日期:2015-11-15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4.阅读全诗,然后按后面的题意答题。

①“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15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在山的那边》叙述了一个城郊孩子童年的梦——想去看海。(    )

②诗人的妈妈所说的“海”既指自然界的海,又指“用信念凝成的海”。(    )

③“隐秘的想望”指的是作者童年的幻想。(    )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138个文件包,分10页显示 当前页:「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