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题库
目前位置:语题库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四单元 >> 

紫藤萝瀑布
走一步,再走一步
短文两篇《蝉》《贝壳》
在山的那边
虽有嘉肴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138个文件包,分10页显示 当前页:「3

《在山的那边》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更新日期:2015-11-12 题型:课内现代文阅读 出处:
(一)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4.以上诗句主要写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

5.解释诗中加粗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种子

(2)喧腾

6.说说诗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1)一次又一次:

(2)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3)全新的:

7.以上诗句表达了一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历程,请你用自己的例子写出感受。

提示:希望——奋斗——再奋斗——成功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更新日期:2015-11-12 题型:句子运用 出处:
3.说说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然后再用这些词另外的意思造句。

(1)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句中意思:________。

用另外意思造句:________。

(2)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句中意思:________。

用另外意思造句:________。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12 题型:句子运用 出处:
2.细读下边的句子,品味加粗词的含义。

(1)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答:

(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答:

(3)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答: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12 题型:字音 出处:
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chī

(1)在窗口________想

níng

(2)用信念________成的海

xuān

(3)在远方为我________腾

pān

(4)你终会________上这样一座山顶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王家新《潮汐》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家新 更新日期:2015-11-12 题型:课外文言文阅读 出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

潮汐 (王家新) 

月光下

大海涌起爱的潮汐  

月亮离地球越近 

大海越是激荡不息

那一层又一层的潮汐呵

涌向了海滩

苦地寻觅......   

月亮因羞涩而脸红了

——虽然大海并不曾

把她的嘴唇轻轻吮吸

大海呵

只是从月亮的流照那里

得到了一种深深的激励

那雪白的,爱的潮汐呵   

一排升腾起来

一排又跌落下去

——就这样来回往返

生生不息   

可是,要接近月亮

却是不可能的

——大海知道这个

于是把月的倩影

默默地带回到海心的深处

象为了孕育珍珠的贝壳

夹进一粒沙子

又旋即紧紧地合闭

——只给观潮者

留下一个永恒的谜   

这是沉默

又是默许

练习: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注音

(    )    羞 (    )      吸(    )        落(    )

2、诗歌讲究押韵,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韵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知识库中,存有很多与大海、月亮相关的诗句,请你各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作文 出处:
三、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既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既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既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二、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做参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4、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一、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在山的那边》课外阅读:乡愁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课外现代文阅读 出处:
五、拓展延伸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练习:《乡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构成四节诗的核心,而这一切无不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出了“乡愁”的底蕴,最难抑、最伤感的“乡愁”,莫过于这“一湾浅浅的海峡”。作者以_______、_______象征祖国,又充分运用了强烈的_______手法,含蓄、委婉地把_______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在山的那边》阅读练习及答案(一)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课内现代文阅读 出处:
四、课内精读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_________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_______在远方为我_______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_________?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_________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_________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_________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_________你的眼睛……

  1、依据课文为上文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2、解释画线词语的含义:

   ⑴ 一座座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一次次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何理解?

   ⑴ 诱惑着我的山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漫湿我枯干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文意思说一说要想实现理想应具备怎样的精神?

  5、你心中的希望是什么?你是如何追求希望的?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在山的那边》合作释疑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合作释疑
4、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

   ⑴ “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

   ⑵ 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⑶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⑷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⑸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⑹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5、再探

   ⑴ “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⑵ 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⑶ 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⑷ 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⑸ 有人说,这首诗在艺术上波澜迭出,紧扣人心,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全文阅读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字义 出处:
一、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

凝成(  )_________________

诱惑(  )_________________

一瞬间(  )________________

隐秘(  )_________________

喧腾(  )_________________

痴想(  )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作文 出处:
四  以“我终于见到了      ”为题写一段话。(横线处可以填写某种事物,如大海、雪山、大漠等;也可以填写具体的人,如你的偶像、某个神秘人物等。)要注意写出你对见到它/他的渴望、追寻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以及见到后激动的心情。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三  朗读诗歌,要注意诗中的情感起伏,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试与同学一道,讨论下面语句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尝试朗读。

1. 哦,山那边是海吗?

2. 妈妈,那个海呢?

3.——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4.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更新日期:2015-11-0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二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这种“想望”为什么是“隐秘”的?)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铁青”是写山的颜色吗?“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3.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为什么“我”的心灵会“枯干”?)

4.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这里, “照亮”是什么意思?)

本题根据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关键词语的内涵。这种品味有一定难度,但是品味得好,又很有兴味,能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欣赏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师应视情况帮助学生探究。
此题针对《在山的那边》课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138个文件包,分10页显示 当前页:「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