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
135个文件包,分9页显示 当前页:「
2」
《华歆王朗》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外文言文阅读 出处:
(二)迁移过关
华歆王朗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é,即)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入。歆曰:“本(当初)所以疑(迟疑不决),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同“耶”,呢)?”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
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王朗和华歆的人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而王朗正相反。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而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这样的人机巧善变,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不值得信赖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内文言文阅读 出处:
(一)语段点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答案:
(一)1.①中午 ②通“否” ③拉 ④回头看 2.友 太丘 友 3.无信无礼 4.C 5.略 6.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答案:
7、答: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字义 出处: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 与友期约________
⑵ 去后乃至________
⑶ 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⑷ 俄而雪骤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答案:
6、⑴ 约定 ⑵ 才 ⑶ 化 ⑷ 一会儿,不久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答案:
5、B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答案:
4、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文默写 出处: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答案: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字义 出处: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答案:
1、A、约定时间 外出 B、超过 才
C、舍弃 离开 D、惭愧 拉 回头看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字义 出处: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与友期约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4)俄而雪骤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答案:
4.(1)约定 (2)才 (3)化 (4)一会儿,不久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答案:
3.B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答案:
2.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文学常识 出处: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
(朝代)人________
(姓名)组织编写的。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答案:
1.南朝宋 刘义庆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作文 出处:
三、写作练习
以“好朋友二三事”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答案:
《蛙跳》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课外现代文阅读 出处:
(二)
蛙跳
天火热,太阳光着屁股在河滩上耍野,烤得柴柴草草生烟。老汉带着宝贝孙子小管在毛豆地里汗水淋淋地割草。小管抹着额上的汗说:
“爷,热。”
“热,歇歇。”
爷孙俩提着镰来到河边柳阴下歇坐。小管问爷:
“我考上初中,你叫上不?我爹说叫上。”
“咱不。咱认字儿念个信甚的,不是睁眼瞎就行。多了,种地也没用。”
“兴许能考上大学哩。”
“兴不许呢?不是白耽误几年工夫?再说,咱这离城远,祖祖辈辈谁家出息过人物?”小管不再言语,只管看着河水发呆。
一只青蛙自河中奔上岸来,三跳两跳隐入豆地。小管飞快跑过去,转眼工夫把青蛙抓回来。
“拿绳绑住它。”小管捉弄着手中的青蛙,自言自语。
“不绑,爷有手段。”说着,老汉起身用镰尖剜地,不大会儿就剜了个又窄又深的土坑。
“放进去,它出不来。”爷指着土坑说。
蛙被放了进去。
小管见蛙急得蹦跳,忙用手捂。
“甭捂,蹦不出来。”爷拍拍手,吸上烟,坐回原处说:“只管看着,它蹦不出来。”
小管放手看蛙,目不转睛,说:“我放个棍儿,它能爬上来不?”
“放吧,爬不上来。”
放了棍儿,果然无用。蛙跳蛙跳,眼看越跳越低,还是跳个不停,却横竖跳不出坑来。
爷扔下烟斗起身说:“走,再割。头晌得割满一车哩。”
“割。”小管也离开沙坑,起身随爷去割草。
头晌,车上捆满了草,爷俩准备回家。小管说:“爷,带上那蛙,回家叫我娘剥剥炸炸吃。”
“带上。”爷坐在车上收拾牛车,小管飞跑去逮蛙。
近至坑前,小管瞪眼。只见,坑已塌陷。蛙无。
数年,小管考上大学,离开了自家村。
8.这篇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是________。
9.小小说表现人物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0.文章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
11.你觉得小小说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12.细细品读,会感到小小说中许多描写颇有深意、耐人寻味。
例:“蛙跳蛙跳,眼看越跳越低,还是跳个不停,……”你怎样理解这话的含义?(发挥想像去做,能写几句就行)
答案:
8.爷爷和孙子9.对话(语言),“爷,热。”“热,歇歇。”10.动作描写,“爷拍拍手,吸上烟,坐回原处……”神态描写,“小管瞪眼。”环境描写,“天火热,太阳光着屁股在河滩上耍野……”11.爷爷:守旧,落后,心里只有眼前那一块土地,认为学文化没什么用,而且比较顽固。孙子:爱学习,有理想和壮志,有改变生活,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拼搏精神,是当代青年的代表。12.越跳越低,表明困难很大,可向困难低头,就是等死;不停地跳,不停地努力,奋斗,拼搏,就有机会争得一条活路。关键是只要自己肯跳、敢跳、不停地跳,就会跳出坑,跳到广阔的天地去。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课外文言文阅读 出处:
二、阅读理解
(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2)吾今死矣,子可去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7.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二、5.(1)抛弃他(2)离开(3)病6.(1)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2)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竟然侵入讲道义的地方。7.本文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这种品格很值得赞扬。(如自己有不同看法,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希望能积极思考,另辟蹊径谈看法,但不可悖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
135个文件包,分9页显示 当前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