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题库
目前位置:语题库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 

散步
秋天的怀念
金色花
荷叶母亲
《世说新语》两则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135个文件包,分9页显示 当前页:「2

《华歆王朗》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外文言文阅读 出处:
(二)迁移过关

华歆王朗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zhé,即)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入。歆曰:“(当初)所以(迟疑不决),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宁可以急相弃(同“耶”,呢)?”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

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王朗和华歆的人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全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内文言文阅读 出处:

(一)语段点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全文阅读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字义 出处: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 与友约________

   ⑵ 去后至________

   ⑶ 撒盐空中差可________

   ⑷ 俄而雪骤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等要素。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课文默写 出处: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15 题型:字义 出处: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
   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

   、友人,下车之。元方入门不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字义 出处: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与友________

2)去后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________

4俄而雪骤________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文学常识 出处: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作文 出处:
三、写作练习
以“好朋友二三事”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蛙跳》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课外现代文阅读 出处:
(二)


蛙跳


天火热,太阳光着屁股在河滩上耍野,烤得柴柴草草生烟。老汉带着宝贝孙子小管在毛豆地里汗水淋淋地割草。小管抹着额上的汗说:

“爷,热。”

“热,歇歇。”

爷孙俩提着镰来到河边柳阴下歇坐。小管问爷:

“我考上初中,你叫上不?我爹说叫上。”

“咱不。咱认字儿念个信甚的,不是睁眼瞎就行。多了,种地也没用。”

“兴许能考上大学哩。”

“兴不许呢?不是白耽误几年工夫?再说,咱这离城远,祖祖辈辈谁家出息过人物?”小管不再言语,只管看着河水发呆。

一只青蛙自河中奔上岸来,三跳两跳隐入豆地。小管飞快跑过去,转眼工夫把青蛙抓回来。

“拿绳绑住它。”小管捉弄着手中的青蛙,自言自语。

“不绑,爷有手段。”说着,老汉起身用镰尖剜地,不大会儿就剜了个又窄又深的土坑。

“放进去,它出不来。”爷指着土坑说。

蛙被放了进去。

小管见蛙急得蹦跳,忙用手捂。

“甭捂,蹦不出来。”爷拍拍手,吸上烟,坐回原处说:“只管看着,它蹦不出来。”

小管放手看蛙,目不转睛,说:“我放个棍儿,它能爬上来不?”

“放吧,爬不上来。”

放了棍儿,果然无用。蛙跳蛙跳,眼看越跳越低,还是跳个不停,却横竖跳不出坑来。

爷扔下烟斗起身说:“走,再割。头晌得割满一车哩。”

“割。”小管也离开沙坑,起身随爷去割草。

头晌,车上捆满了草,爷俩准备回家。小管说:“爷,带上那蛙,回家叫我娘剥剥炸炸吃。”

“带上。”爷坐在车上收拾牛车,小管飞跑去逮蛙。

近至坑前,小管瞪眼。只见,坑已塌陷。蛙无。

数年,小管考上大学,离开了自家村。

8.这篇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是________。

9.小小说表现人物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0.文章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

11.你觉得小小说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12.细细品读,会感到小小说中许多描写颇有深意、耐人寻味。

例:“蛙跳蛙跳,眼看越跳越低,还是跳个不停,……”你怎样理解这话的含义?(发挥想像去做,能写几句就行)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全文阅读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日期:2015-09-09 题型:课外文言文阅读 出处:
二、阅读理解


(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2)吾今死矣,子可

(3)荀巨伯远看友人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7.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针对《《世说新语》两则》课文  全文阅读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135个文件包,分9页显示 当前页:「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