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题库
目前位置:语题库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 

散步
秋天的怀念
金色花
荷叶母亲
《世说新语》两则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135个文件包,分9页显示 当前页:「7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铁生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现代文阅读 出处:
   1、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2、对第6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身艰难的生活”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 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 侧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 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答:① ② 
   
   4、这篇小说的主旨是 
   
   5、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 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 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 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全文阅读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阅读下面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比较一下:同样是写母亲,这段文字的写法与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文字略)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二、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试结合上下文作具体分析。
    1.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5.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一、朗读课文,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铁生 更新日期:2014-08-20 题型:现代文阅读 出处:
9.“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10.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3分)

 

11.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3分)


12.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此题针对《秋天的怀念》课文  全文阅读
勇军《骚扰电话》阅读练习及答案 勇军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现代文阅读 出处:
8.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的两个词。

pán shān(    )  wú liáo(   

9.第①段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

10.第③段中与第②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母亲常打“骚扰电话”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⑦段中“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此时,“我”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母亲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末尾“我”和母亲都未说一句话,却让读者感到心灵的震撼。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请就你的理解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写“亲情”的一组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全文阅读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7.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那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135个文件包,分9页显示 当前页:「7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