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
32个文件包,分3页显示 当前页:「
1」
勇军《骚扰电话》阅读练习及答案 勇军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现代文阅读 出处:
8.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的两个词。
pán shān( ) wú liáo( )
9.第①段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
10.第③段中与第②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母亲常打“骚扰电话”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⑦段中“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此时,“我”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母亲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末尾“我”和母亲都未说一句话,却让读者感到心灵的震撼。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请就你的理解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写“亲情”的一组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蹒跚 无聊
9.欢天喜地、孤零零
10.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11.母亲关心儿子或母亲思念儿子(意思对就行)。
12.母亲,儿子对不起您!您抚育儿子这么多年,儿子却把您抛弃了儿啊,你终于明白了,妈想你们啊!妈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快乐,妈就知足了13.扣住“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都会老的,我们应该尊敬老人”回答。语言表达要合理、清新流畅。
14.略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7.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那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7.(1)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和取向,影响着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我”是家庭的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妻子、儿子三者之间的“分歧”,也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我”的这种想像表现了“我”对家庭重大的责任感。
(2)“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感。三个形容词使用得很恰当:“慢慢地”指速度慢,“稳稳地”说明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形容走路很留神。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6.这篇文章写得很美,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课文中写得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给人以有力的感染、给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等等的内容,请用下面例句的格式,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例句:文章的开头很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有诗意的镜头。(提示:可以是用词生动的句段,句式精美的句段,辞格丰富的句段,描写细腻的句段,情感丰厚的句段,意蕴深刻的句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6.美在文中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美在文章对称对式的反复运用;
美在“小家伙”的话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
美在用生活的细节表达出一定的道理;
美在在生活的细节表达出深爱的感情;
美在结尾段表现出家庭的幸福、温馨;
美在结尾段的最后一句话。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5.理解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语境意义。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5.(1)一个“像”字架起了母子亲情关系今昔比较的桥梁:儿子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是个乖孩子;母亲现在老了,十分尊重、顺从正当中年的儿子;可以说是母慈子从,儿孝母顺。写出了母子间几十年来相处和谐的关系,充满骨肉亲情。
(2)“总算”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表达了“我”对慈母的孝敬之情。
(3)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巨。
(4)“太迟,太迟了”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而在清明将到时死去的怅恨之情,其间也交织着对自己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3.“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中的两个加粗的“我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3.不能。因为连用两个“我的”,意在强调“我”与“母亲”、“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挚爱之情,所以并非赘词。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仿写 出处:
2.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粗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2.秋季稻谷染成的灿灿金黄,冬日雪花舞出的片片遐想。(只要句式相似,语言生动,形象即可)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字音 出处:
1.为下面加粗的多音多义字注音。
(1)①散( )步 ②一盘散( )沙
(2)①随意地铺( )着 ②店铺( )
(3)①强( )壮 ②勉强( )
(4)①严重( ) ②重( )新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1.(一)①sàn②sǎn(2)①pū②pù(3)①qiáng②qiǎng(4)①zhòng②chóng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答案:
散步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词语成语 出处:
6、阅读填空: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 )随意地铺着,有的( )有的( );树上的( )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新绿,浓,淡,嫩芽,咕咕地,生命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4、“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4、C(15分)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答案:
2、四口人,散步,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15分)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文学常识 出处:
答案:
1、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莫怀成。(20分)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一、“有的浓,有的淡”中“浓”的意思是:
A、气味或味道很重。 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C、这里指颜色深。 D、程度深。
二、蓝色的“这”是指代:
A、树上的嫩芽 B、大块小块的新绿
C、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 D、以上三项都是
三、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C、意思递进 D、意思转折
四、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体现了初春的景物特征?
五、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一、1、C 二、2、D 三、3、A
四、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的起着水泡。
五、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
《心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现代文阅读 出处:
心灯
一只捕蟹船上住着老艄公和他的儿子。常常,他们爷俩高挂桅灯,摇着一叶扁舟到海里捕蟹,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可惜,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几乎致盲,但仍陪伴儿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在捕蟹,突然阴云乱滚,恶浪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漩涡,覆舟在即。“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儿子绝望地喊。老艄公踉踉跄跄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操起舵。
终于,蟹船劈开风浪,靠向灯光闪烁的码头。
“您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儿子不解地问。
“我的心里装盏灯呢。”老艄公悠悠地答。
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只要心中装盏灯,踩到哪里不是光明?
1.给加粗字注音。
①桅灯( ) ②扁舟( )
③漩涡( ) ④踉踉跄跄( )( )
2.用“‖”给文章划分段落结构,并归纳段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老艄公是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略 2.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以捕蟹为业的老艄公和他的儿子;第二部分(第2~5段):写老艄公在风暴到来时的举动;第三部分(第6段):作者由此引发的感想 3.文中的老艄公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顽强的人 4.①这个句子说明人的命运经常会发生变化,惟独不能缺少的是信心 ②这个句子说明老艄公一生勤劳,以及老艄公乐观的思想性格
更新日期:2014-08-19 题型:课文理解 出处: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1.在文中方框里加上标点。
2.文中“委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两句话反映了这个家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试用“________”将它画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针对《散步》课文
答案:
1.,;,。 2.使……受委屈,在文中指不接受儿子走小路的提议 3.尊老爱幼,相互理解 4.“那里有……鱼塘。”揭示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
32个文件包,分3页显示 当前页:「
1」